51届校友 梁骏吾

原文出自:        发布时间:2014/10/7 11:22:52         浏览次数:

梁骏吾,1933918日出生,半导体材料专家。湖北省武汉市人。1955年毕业于武汉大学,1960年获原苏联科学院冶金研究所副博士学位。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。60年代解决了高纯区熔硅的关键技术。1964年制备出室温激光器用GaAs 液相外延材料。1979年研制成功为大规模集成电路用的无位错、无旋涡、低微缺陷、低碳、可控氧量的优质硅区熔单晶。80年代首创了掺氮中子嬗变硅单晶,解决了硅片的完整性和均匀性的问题。90年代初研究MOCVD生长超晶格量子阱材料,在晶体完整性、电学性能和超晶格结构控制方面, 将我国超晶格量子阱材料推进到实用水平。主持七五八五重点硅外延攻关,完成了微机控制、光加热、低压硅外延材料生长和设备的研究。获国家科委科技成果二等奖一次、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次、中国科学院重大成果一等奖两次,以及其它国家部级奖励多次。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。


梁骏吾:做真正的有用之“材”


原载于《中国科学报》 2014-05-09

   作为从事硅材料研究的元老级专家,梁骏吾被认为是中国半导体材料领域内一位真正的大侠


  保持身心健康,是年过八旬的中国工程院院士、中科院半导体所研究员梁骏吾眼下给自己设定的最重要任务。


人要有自知之明,到了一定的岁数,就要选择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来做。跟大多数同龄人一样,梁骏吾也习惯通过散步来锻炼身体。不过,他还特别喜欢一项在年轻人中间颇为流行的健身方式——瑜伽。

这的确出乎记者的意料。你不要以为瑜伽很难,我就是做几个简单动作,稍微活动一下。梁骏吾微笑着,说这些事情都不足为外人道。


    坐在一旁的老伴忙不迭插话,爆料说梁骏吾还有些锻炼脑筋的绝招”——古文诗词只不过是小意思,对着草稿纸演算热力学或其他数理题目,才是他最喜欢的脑力练习

梁骏吾用这种独特的方式保持着记忆和思维的活力。静坐书桌前,一道道题目便信手拈来,可以让他随时动脑,沉浸其中。

  一辈子从事半导体理论和实验研究,梁骏吾的生活早已与科学研究融为一体,难解难分。

  新硅材料的开拓者

  每年召开的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半导体材料分会年会上,梁骏吾是不可或缺的重量级嘉宾,他的学术报告往往成为行业技术发展的重要参考和指南

  作为从事硅材料研究的元老级专家,梁骏吾被认为是中国半导体材料领域内一位真正的大侠,其威望自然举足轻重。

  而在他大学毕业时,半导体对梁骏吾来说还是一个相当陌生的概念。

  梁骏吾自幼兴趣广泛,文理兼优,平时喜欢作些新诗,还跑去广播电台朗诵。上高二时武汉解放,他曾在夜校当过一段时间的小教员,最终也没成个气候。因为是家里五兄妹中最小的孩子,父母没有在他身上施加过多的压力。在相对宽松的环境中,梁骏吾自由成长。

  高中时,化学老师常常说起中国工业的落后。潜移默化中,青年梁骏吾心中种下了一个愿望——通过自己的努力,去改变这种落后的状况。

  也许正是因为这个理想,报考大学时梁骏吾选择了武汉大学化学系,1955年以优等成绩毕业。

  当时,中苏双方科学院联合选拔青年人才前往苏联留学深造,梁骏吾凭借优异的成绩加之社会关系简单,历史清白得以入选。他未曾想到的是,组织上将他去苏联学习的专业改成了半导体。

  那时,世界上的半导体研究也只是刚刚开始,我对此一无所知,非常紧张。无论是中学还是大学,梁骏吾都能轻松应对学业。

  被国家派往苏联深造,梁骏吾知道自己到了应该非常努力的时候。他几乎每天都是搭最后一班市内公交从学校回到住所,开夜车学习更是家常便饭。四年的异乡生活,在他看来就是为了克服重重困难,学成后报效祖国。

  1960年,梁骏吾在莫斯科冶金研究所的研究生毕业考试中,所有课程均考取满分,并通过出众的论文答辩获得副博士(相当于现在的博士)学位。

  抱着为建成共产主义添砖加瓦的信念,梁骏吾回国,进入刚刚成立的中科院半导体所工作,并被任命为课题组长,从事开拓性的区熔硅单晶研制工作。

  没有可供借鉴的工艺技术,缺乏必不可少的工艺设备,一切从零开始,困难重重。

  回国后第一个寒冷的冬天里,梁骏吾率领研制小组开始了工作。实验室翻修,他们挤在一间没有暖气的平房里工作,上班路上还要捡拾一些柴火来生炉;晚上回到大礼堂改建的集体宿舍,上下双层铺,上百人住在一起;在工厂加工区熔炉时,他又跟同事一起深入车间,与工人同吃同劳动。

  那是一个用信念和热情点燃的火红年代。经历数百个奋力拼搏的日日夜夜,梁骏吾成功解决了高频感应加热主回路的设计与制作,为我国硅材料工艺和硅材料加工设备的发展作出突破性贡献。19635月,电阻率高达10000欧姆厘米的高纯区熔硅单晶,在我国首次研制成功,由此填补了国内空白。

  生活中的科学之家

  白色衬衫外面套上一件浅灰色羊毛开衫,记者眼前的梁骏吾举手投足间不失儒雅之风,还有几分帅气。

  身体不比年轻时候了,你看我现在还穿这么多。梁骏吾话语轻柔。年龄不饶人,最近几年他的听力大不如前,好在身边一直有个非常得力的助手。

  说不清从何时起,老伴闻瑞梅几乎就成了梁骏吾的专职秘书,外面大大小小的事情都由她帮忙打理。

  夫妻俩都是武汉人,大学同窗相识相恋,上学时两家仅一条马路之隔,一起上学,一起回家。此后,两人又成为中科院半导体所的同事,共同在科学事业中辛勤耕耘,合作发表过不少学术论文。

  用闻瑞梅的话说,这叫同窗同道结同心。相濡以沫六十载,记者好奇老伴眼中的梁骏吾是怎样的一个人。

  这个东西谈不清楚的。听记者如此提问,梁骏吾抢先答道。

  挺好一个人,这有什么谈不清楚呢?闻瑞梅则是快人快语,我们一辈子都没有因为争执而红过脸

  谈话气氛并没有因此而显得尴尬,这似乎是老两口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对话方式。

  我们的情况,我可以简单跟你说下。闻瑞梅跟记者聊起了两人的恋爱史。大学快毕业时,两人才正式确立恋爱关系,他学习比较好,我比较活跃一点,能歌善舞,打球、画画都不错,算是多才多艺吧

  梁骏吾在一边认真听老伴三言两语回忆青葱岁月,忽而转头跟记者说:我觉得这样刻画一个人,是文学家的事情。

  这个事情很复杂。采访中,这是梁骏吾重复最多的一句话。他说自己是一个科学工作者,所以希望任何事情都能有根有据,严谨求实,很怕被当成典型树立起来。那些事情都拿来宣传的话,我会觉得很难受。

  拿起一本去年八十岁生日时出版的论文集,梁骏吾开始回顾自己的科研工作。

  他就想谈他的学术。身边的老伴又一次笑着嗔怪道。

  很多事没有尽善尽美

  厚厚一本论文集,记载着梁骏吾50多年科研历程中的点滴心血,他在半导体材料领域的贡献可谓卓著。

  1979年,他研制成功为大规模集成电路用的优质硅区熔单晶;上世纪80年代,首创掺氮中子嬗变硅单晶,解决了硅片的完整性和均匀性问题;90年代初,又将我国超晶格量子阱材料推进到实用水平;近年来,他又在太阳能电池用多晶硅的研究和产业化方面积极践行。

  同事们说,梁骏吾身上有一股神奇的力量,犹如一棵高大的智慧之树,挂满了令人瞩目的科研成果。

  回首往事,其实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做到尽善尽美。当记者问起他最满意的一项研究工作时,梁骏吾如此作答。

  2005年,梁骏吾联合另外两位中国工程院院士,向国家提出关于打破垄断、政府主导、多方融资建设多晶硅工厂的建议。此后,中国光伏电池产业迎来发展高潮。

  让梁骏吾始料不及的是,原本缺乏的多晶硅产业在一轮迅猛发展后,又很快步入产能过剩、价格低廉的困境。 很多企业赚钱后,并不愿意拿出钱来提高科学技术水平。梁骏吾不无忧虑,在很多场合大声疾呼,希望能在学术和技术上加大力度,提供一些帮助,但是企业往往过分注重近期的利润,不愿在学术和技术上加大投资力度。这样,工艺和产品的创新很不够,抵御市场产品降价的能力低。

  因意识到其中的迫切问题,梁骏吾近几年将更多的精力倾注于光伏产业。然而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,他也颇为感慨:我个人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。

  尽管梁骏吾一辈子都在跟半导体材料打交道,但在不同时期,他的研究方向其实多有转折。唯一不变的,是他科研生涯中最重要的驱动力——国家任务。

  我的很多事业是领导和组织决定的。然而回望来路,我并不会后悔,因为那些任务里的确有很多值得研究的科学问题供我探索。梁骏吾说,作研究同样需要一份平和的心态。

  良好的心态,也是为了能够从容面对这份事业中潜伏着的未知风险。梁骏吾从事的半导体材料研究,其实并不像外人看上去的那般平稳、安全。

  我们这个行当,也有它的危险性。梁骏吾说,他有一个同学,就在实验中因为氢气突然爆炸而丧生。而他本人,也多次在实验室突遭电击丧失知觉,也曾经历过药品泄漏,满屋子都是白雾。

  出了事情怎么办?还不是一样要冲进去抢。梁骏吾回忆,他曾不止一次面对险情,奋不顾身跑进实验室,出污染源和贵重物品。

  在梁骏吾看来,这些危险也不过是与他一生相伴的半导体材料科研事业中,不得不克服的困难。

  采访中,梁骏吾很少谈及自己的生活。他只希望通过自己的科研经历,能够带给年轻科研人员一些启发,让他们看到这份事业可以有所作为,让他们觉得自己同样能够作出成绩,这就可以了



上一篇: 35届校友 王作荣
下一篇: 48届校友 徐晓钟